媒体湖科

中国教育信息网 :“人链”精神再现湖北高校 咸宁4大学生勇救落水群众

作者:佚名  审稿:  摄影 :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2010-1-7  编辑:   点击数:

      2009年12月6日,湖北省咸宁市淦河的双鹤桥水域,咸宁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4名大学生冒着严寒救起两名不慎落水母子的事迹经《楚天都市报》、《南鄂晚报》、荆楚网、大楚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月6日下午两点半左右,正在人民广场的咸宁学院自考生吴超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大学生王洪、刘康、王力,突然看到许多人都向河边跑去,三个人也赶快起来去看个究竟。当他们快到达岸边时,发现河中有一对落水的母子,在拼命挣扎,呼喊救命。母子那时的位置离岸边已有七八米远。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洪、刘康边跑边把外套脱去,以最快的速度纵身跃入水中,向母子游去。呼啸的北风,刺骨的河水,可王洪和刘康此刻已经来不及顾及这些。王洪在前面拖着母子二人,刘康在后面推着他们,吃力的向岸边游去。当他们缓慢到达岸边时,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两个人的双脚都冻麻木了。在王洪、刘康跃入河中的同时,咸宁学院的吴超同学也跃入水中,但由于水性不好,心急如焚的他,泡在水中一步一步地向王洪和刘康伸出双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王力由于不会游泳,在岸边等候接援,看到他们达到岸边,王力就马上去拉他们。另外还有咸宁市民李军等多人和王力、吴超一起把他们拉上岸。经过大家的奋力救援,落水母子终于平安脱险。

      被救的母亲一个劲的说“谢谢,谢谢”,并打听救命恩人的姓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三位大学生连连说这是他们应该的,没留下姓名的他们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快速离开了现场。被闻讯赶到的记者找到的咸宁学院的吴超说:“千万不要采访我,这样的事情,谁碰到了都会去救的”。回到学校后,咸宁学院的吴超没有向老师和同学们提起救人的事情,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学生也是在班长发现王洪、刘康打湿的衣服追问原因时,他们才含糊其辞,说了一下大概经过,并再三叮嘱班长不要再告诉其他同学。事后的第二天,学校的领导、老师还是在看到报纸后才知道学校4名大学生的救人事件,后经过详细的调查才找到了这几名救人的大学生。

      王洪,男,1989年12月生,贵州遵义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人,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的学生。王洪的家中还有一妹妹,就读高中。父母为了供养两人读书,一直在浙江打工。王洪兄妹一直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王洪学习认真,性格活泼,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与同学关系融洽。

      刘康,男,1991年9月生,湖北天门佛子山镇王场村人,是独生子女,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的学生。父母在家中做早点生意,来供养其读书。刘康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在班上表现活跃,非常聪明,经常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

      王力,男,1991年3月生,湖北孝感汉川县刘格镇小兴村人,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的学生。家中还有个姐姐,父母和姐姐现在都在外面打工。王力平时性格非常开朗,热心班集体活动,并乐于帮助同学。

      王洪、刘康、王力都是大一新生,而且三个人同住一个宿舍,平时关系就非常好,三个人在学习、生活中总是相互鼓励,互帮互助。在入学后,三个同学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听辅导员老师反映,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带动了宿舍其他同学,他们所在的宿舍同学间关系非常融洽,寝室的氛围也非常的好。
吴超,男,湖北咸宁学院艺术学院动画设计专业08级自考大学生,黄冈人。在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平素里在学生中十分爱主持正义,助人为乐。

      长江大学“10.24”大学生群体结成“人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事迹事隔不久,湖北高校多名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况,同样是毫不犹豫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这既是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群体崇高品质和时代精神的感召,也是中华民族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甘当无名英雄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践行,再次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事后,咸宁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人都前往学生宿舍看望了救人的大学生,并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版权所有:koko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24小时值班电话:0715-8270912  招生电话:0715-8338003
传真:0715-8260538  网站设计:信息中心 鄂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