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彭劲 田丽
红色砖墙,红瓦坡顶,格栅门与木窗点缀,融合苏式建筑与鄂南传统民居之美,桂花、水杉、香樟、翠竹环绕四周……在koko体育官方网站咸安校区,由三栋建筑组成的“红楼”,一直是网红打卡地。12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该校获悉,这处红楼日前入选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俯瞰红楼
据了解,这处红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初建时作为湖北省第一高级中学校区(俗称老咸高)教学楼、办公楼和礼堂。2011年,被列为咸安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红楼不再安排学生上课。但红楼本身就是一本教材,静静地在大学校园里发挥着育人作用。
学生从红楼前经过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亦是文化的沉积。”负责此次申报工作的koko体育官方网站艺术与设计学院科研平台鄂东南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中心彭劲教授介绍,红楼不仅在建筑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它的价值更在于它作为鄂南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中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先后见证了咸宁高中、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咸宁学院、koko体育官方网站等校的办学历程,折射出鄂南地区近现代教育的变迁。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学生在红楼前合影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红楼是koko体育官方网站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它曾是原文化部五七干校的中转站,冰心、沈从文、臧克家、冯雪峰、张光年、陈白尘、郭小川、罗哲文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文化名人曾在此楼短暂居住并留下足迹,留下诸多作品。
红楼文化名人公共艺术品
改革开放后,这里曾经有多位名家大师在此地讲学,是许多风华正茂的学子成长的“摇篮”。现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训秋,原湖北省副省长赵斌,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徐鲁,国家一级作家柯于明等一批湖科优秀校友从这里扬帆起航。如今的红楼,虽然不用作教学场所,却成为了湖科师生的文化高地。
大学生在红楼前打卡拍照
据了解,随着红楼专项维修资金的下拨,文物部门将修旧如旧,布置文创空间,让历史的足迹蕴含着鲜明人文烙印。未来,红楼将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咸宁城市风貌,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坐标。